首页 资讯 正文

荆州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

体育正文 156 0

荆州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

荆州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

荆州(jīngzhōu)新闻网消息(记者 苏园(sūyuán) 通讯员 任前臻)7月(yuè)2日,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(zhàokāi)新闻发布会,介绍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,解读《全市法院2025年“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支点建设”行动方案》,发布三起典型案例。

据介绍(jùjièshào),2024年以来,荆州法院(fǎyuàn)立足审判执行(zhíxíng)主业(zhǔyè),找准法院服务保障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合点和发力点,推进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升级”系列行动,在优化诉讼服务、加强司法办案、提升审执质效等方面狠下功夫(hěnxiàgōngfū),形成“调立审执破(pò)”全(quán)流程护航、“行政刑民商”全领域优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格局,审结涉企案件21346件,复制推广先行区典型经验9项(xiàng),打造特色创新项目12个,12个项目入围《湖北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清单及创建点名单》。

以“质效双优提升年(nián)”活动为抓手,强化“立审执”全周期管理,推行“诉讼服务一码通”、立案(lìàn)“容缺受理”机制,实现涉企立案专窗(zhuānchuāng)专办(zhuānbàn)、一站通办。全市法院(fǎyuàn)跨域立案、网上立案25755件(jiàn)(jiàn),电子(diànzi)送达案件52335件,电子送达率93.8%,实现让信息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。加大“胜诉即退费”措施推行力度,主动退还诉讼费17797笔,19568.68万元(wànyuán),为企业办理减、缓交诉讼费用161.8万元,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诉讼成本。联合荆州仲裁委员会推动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“调解+仲裁+诉讼”工作衔接机制,挂牌成立仲裁调解中心3家,实现从“裁审止争”到“多元化解”转变,为涉企纠纷(jiūfēn)提供“最优解”。

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严禁超标的(de)、超范围查封,用好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和预警机制(jīzhì)等柔性执法措施。开展“荆楚雷霆”专项执行行动,执结执行案件(ànjiàn)25456件,执行到位金额29.06亿元,开展“荆楚雷霆”执行现场(xiànchǎng)全程直播10场,230万(wàn)网友围观点赞。常态化开展“法润江津情暖企心”“法律(fǎlǜ)六进”专题宣讲活动、“4.26”知识产权周(zhōu)系列宣传活动,联合市工商联举办“法治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”企业家沙龙活动,做好助企司法服务。

开展(kāizhǎn)“办理(bànlǐ)破产攻坚年(gōngjiānnián)”活动、破产积案清理专项行动,共审结破产案件44件,累计化解债务33.98亿元,盘活资产12.39亿元,安置职工1484名,安置购房户346名,释放土地1898.78亩,促推市场(shìchǎng)要素资源优化配置。推行知识产权案件要素式审判,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19件,知识产权民事一审(yīshěn)案件审理周期缩短至26.62天(tiān)。

该院相关负责人(fùzérén)表示,今年,荆州(jīngzhōu)法院将聚焦省委“支点建设”战略部署,立足“千年古城”文化积淀和区位发展优势,创新推出增强司法能力、强化司法保护(bǎohù)、深化执破融合、优化涉外司法服务、贯彻绿色(lǜsè)低碳理念、聚焦文化遗产司法保护、深化部门联动(liándòng)等七大(děngqīdà)司法举措,助力整体提升“七力”,着力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,依法平等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,为荆州推动“支点建设”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(zhùrù)司法动能。

【全市法院(fǎyuàn)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】

典型案例一 监利某置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(zhòngzhěng)案

基本案情:监利(jiànlì)某置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开发(kāifā)房地产项目,2018年底因(yīn)经营不善、资金(zījīn)链断裂停工(tínggōng)。2020年底通过自救短暂复工,但(dàn)5个月后因资金不足(zījīnbùzú)再次停工。2024年3月21日,经债权人(zhàiquánrén)申请,监利法院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案。当地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府院联动机制,成立工作专班(zhuānbān),以“保(bǎo)交房、保民生、保稳定”为目标,推动多部门协作。专班成功招募投资人,注入3500万元资金,保障项目续建。2025年1月13日,监利法院批准重整计划,计划将于2025年10月30日交付房产。后续建立政府、城管、银行、管理人及施工单位“五位一体”监管体系,确保资金专款专用。

典型意义:本案是“府院(fǔyuàn)联动+破产重整”的(de)生动实践,通过政府与法院职能互补,高效解决房地产企业高负债、长周期、涉众广等难题。其成功保障了近700户购房者权益,为危困企业注入新生机,盘活了闲置资产,维护了地方经济秩序与稳定。该案为同类案件办理(bànlǐ)积累了宝贵经验,彰显(zhāngxiǎn)了破产审判服务(fúwù)经济发展、优化法治化营商(yíngshāng)环境的司法智慧,是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范。

典型(diǎnxíng)案例二:张某与湖北某油脂公司劳动争议案

基本案情:张某因湖北某油脂公司未签订书(shū)面劳动合同、未缴纳社保、违法辞退等问题,诉至(sùzhì)法院要求赔偿17万余元。该公司系当地规模以上企业,员工众多但存在缺乏法务人员,员工入职离职手续简单、未参保等用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。法官通过走访和沟通,向企业发出《风险提示书》,提出4条改进建议,并(bìng)组织调解,向张某释法降低不合理诉求(sùqiú)。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,事后,企业赠送(zèngsòng)锦旗并致电感谢(gǎnxiè)。

典型意义:本案反映了当前劳动争议高发的(de)趋势,源于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与企业(qǐyè)用工管理(guǎnlǐ)漏洞。法院(fǎyuàn)通过风险提示和调解机制,精准帮助企业识别风险、完善制度,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,又促使企业主动履行义务、优化(yōuhuà)管理,实现“胜败皆服”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,为民营企业规范用工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司法范例。

典型(diǎnxíng)案例三:湖北某银行与荆州市某设备公司金融借款(jièkuǎn)合同纠纷执行案

基本案情:2020年10月,湖北(húběi)某银行因被执行人荆州市(jīngzhōushì)某设备公司停产歇业无力偿债,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该公司名下仅剩石首市某工业园区的闲置(xiánzhì)厂房(chǎngfáng)。法院协同当地镇政府促成招商引资,引入企业租赁厂房并以租金分期偿债。2023年初租赁中断后,法院启动厂房拍卖程序,在政府支持下联合(liánhé)招商引资。最终湖北某食品公司竞得该公司厂房,设备公司以拍卖款(kuǎn)全额清偿债务。食品公司入驻后投资3000余万元扩建厂房、引进生产线,在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(fāzhǎn)。

典型意义:本案彰显人民法院(fǎyuàn)善意文明(wénmíng)执行(zhíxíng)理念,初期通过租赁盘活闲置厂房,既保障债权人(zhàiquánrén)权益,又为被执行企业(qǐyè)保留再生可能;当租赁中断后,法院及时联合政府招商引资,调整执行方案启动拍卖程序,高效化解债务;最终成功吸引湖北某食品公司竞得厂房并投资,实现债权人受偿、债务人脱困、地方经济增效的“三赢”局面。该案以“救治优先+灵活(línghuó)处置”的创新路径,为盘活僵尸(jiāngshī)企业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司法范例。

荆州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